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座右铭

    

黄金之所以受人器重,是因为它永不变质,有抗拒腐蚀性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之所以能够永葆革命本色;是因为他们有着高尚的革命情操。值此纪念敬爱的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周恩来总理逝世直到2012年应为36周年:特辑老一辈革命家廉洁从政“三”的座右铭。人人均应效仿学习,改变作风。

毛泽东同志:“三不谈”:毛泽东同志从小就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坚强的毅力,参加革命后,他给自己规定了“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对革命无利的事情”。被同志们誉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朱德同志“三节俭”:朱德同志长期担任革命军队的总司令,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三节俭”。“生活节俭,从不特殊、穿衣节俭,一套军装可穿数年,袜子补了再补,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及家人节俭,不得搞任何特殊”。人们都称他为军中节俭表帅。

周恩来同志“三不沾”:周恩来同志为了革命事业,给自己和身边工作人员规定了“三不沾”。“私人的事不坐公车,不沾国家的便宜;亲属来机关探亲,就餐自己买票,不沾集体的财富;不得以总理的名义接待或收受礼品,不沾机关和个人的利益。”其人格风范受人尊敬。

董必武同志“三种行为”:董必武同志非常谦逊,他把自己的工作比喻为:“当抹布、敲边鼓、跑龙套”。

任弼时同志“三怕”:任弼时同志一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钱多;三怕麻烦人”。这三怕充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优良作风。

彭德怀同志“三诀”:抗美援朝时期,彭德怀同志曾对一些随意拿取慰问品的人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并指示管理物资的干部,要从严处理。“第一自己不贪;第二不送别人;第三敢把厚脸皮的上司、熟人顶回去”。非常受人推崇,被称为彭德怀同志的“保公三诀”。

谢觉哉同志“三自”:谢觉哉同志把自我批评比作跟自己打官司。即“自己当被告、自己当律师、自己当法官”。他对自己的缺点从来毫不客气,表现了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精神。

陈毅同志“三不要”:陈毅同志最痛恨资产阶级的假公济私行为和利己主义,在父母回四川老家时,他对陪送的同志提出了“三不要”。“把两位老人直接送到我妹妹家中,不要惊动省委;找普通民房住,不要给机关要房子;家中的事自己解决,不要向国家伸手”。

陶铸同志“三不准”:1958年陶铸同志在广东期间,一次去探查工作时,有位县委领导设宴招待他,他十分恼火,坚决不参与。从此,每到一处,就约法三章:“不准请客、不准迎送、不准送礼”。为党做到一身清白,廉洁奉公。

徐特立同志“三个第一”:徐老一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称他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