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意度和工作机制创新是创先争优的关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上海调研创先争优活动时指出: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立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及时了解群众意愿和需求,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创先争优的满意度。
    
    工作机制创新不但要切合本地,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而且要形成长效机制,使创先争优常态化、持久化。比如:为人民服务创先争优“三亮三比三评”、“民主评议干部”、“双述双评”和“阳光绩效”考核干部等创先争优主题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主题活动,不但能把各级干部的工作置于“阳光”之下,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评议,有效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而且能够极大地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形成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的浓厚社会氛围。
    
    创先争优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各级党组织要层层开展好以“党员创先争优”、“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创绿色社区”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要结合各地首创的“城乡联动扶百村活动”、“党员干部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等,更多地为落后村庄,困难群众办好事、做实事,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特别是在市、县、乡镇(街道)、农村换届选举后,大力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树立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良好形象已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建立起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工作机制,更加常态化、持久化地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利用广大党员干部的伟大实践成果,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