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三省通衢 打造中原经济区外引内连的豫东门户 写在济宁至祁门高速公路永城段一期工程通车之际

    

平坦如图的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路面摊铺碾压标志标牌指示清晰  穿越芒砀群山,经过建设者们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改编成了两个项目。

平坦如图的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

路面摊铺碾压

标志标牌指示清晰

  穿越芒砀群山,跨过沱河湍流,一条崭新的高速公路,犹如一条巨龙自北向南依永城市而过,将连霍高速、永登高速连为一体,成为支撑中原经济区“豫东门户”外引内连的又一条黄金大通道和经济大动脉,必将带动整个豫东翻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一页。

  这,就是济宁至祁门高速公路永城段(一期工程)。经过建设者们两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2012年12月12日,这条寄予着希望与梦想的坦途,将正式建成通车,开始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进程中弄潮起舞。

  一条路,承载着希望与重托

  作为一个重点发展煤炭、面粉、旅游“黑白绿”三色产业却无铁路穿过的城市,近年来,永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较高速度,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区域内路网结构不尽合理,高等级公路占有比例偏低,路网结构如不及时升级,势必制约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4月,为适应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及对接周边省份高速公路规划的需求,省交通运输厅将济宁至祁门高速公路永城段列入了《河南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并以连霍高速为界,改编成了两个项目:一期工程(连霍高速至永登高速段)和二期工程(豫皖界至连霍高速段)。

  本项目为一期工程,也是被省交通运输厅确定为2010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该路段起于永城薛湖镇李沟崖东北连霍高速公路,顺接济宁至祁门高速公路豫皖省界至连霍高速段终点,南行经永城市区东侧,止于侯岭乡柏山集西南侧,与永登高速公路相交,是山东济宁至安徽祁门高速公路永城境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连霍高速和永登高速形成“工”字形高速骨架,对推动中部掘起,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路线全长41.02公里,批复概算19.47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28米,全线设主线大桥4座,中桥7座,涵洞60道,通道47道,互通式立交4处(其中2处为枢纽立交),分离式立交17处,服务区1处,监控、管理分中心1处,匝道收费站2处。

  2010年6月29日,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而也从这一天起,这条路便承载起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重托。

  一条路,凝聚着攻坚克难的艰辛历程

  位于鲁、豫、皖三省交界处的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项目,虽然只有短短41.02公里,但全线贯穿了30多个村庄,成为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平均距离穿越乡镇最多、协调难度最大,且社会关注度高、制约因素相对较多的一个工程。

  项目建设初期,由于涉及当地房屋拆迁过多,拆迁难度非常之大,多次协调进展仍然缓慢。2010年10月,借召开全省新开工项目现场观摩会的良机,为进一步加快工程进度,省人民政府、省交通运输厅、交通投资集团和商丘市、永城市人民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

  2012年是通车之年。为确保项目按时通车,在土方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省交通运输厅和中原高速派出了专家和部门负责人组成了厅、公司督导组,长驻工地一线,促协调、抓进度、严质量、保安全,帮助项目公司和各参建单位解决了一项又一项的建设难题,项目建设全面推进。

  项目公司也进一步强化参建单位的考核制度,狠抓落实,全面加强建设管理工作。各参建单位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编排节点计划,合理组织施工安排,全面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公司一方面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安全监管,全力保障施工安全;另一方面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合理调度,采取施工投入,增大作业面,增加工作班组平行交叉作业,实行“轮班倒”工作制、延长作业时间、昼夜不停施工等措施,全面加快建设进度,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完工。

  一条路,融入了坚持不懈的质量追求

  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建设任务重、标准高、技术复杂。负责承建这条路的中原高速旗下的商丘分公司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管理,坚持程序,确保质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创建河南高速公路优质工程的崭新篇章。

  他们从源头抓起,严把招投标关口,对投标人提出严格要求,对施工设备和检测仪器作出硬性规定;进场后,对监理、施工单位人员、设备到岗到位情况进行复查,对进场后主要技术人员及大型设备配置逐一确认,有效防止了“一流队伍中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干活”现象的发生。开工后,项目公司对数十家生产单位进行现场考察,对各标段的碎石、水泥等原材料试验进行了复核。在原材料使用过程中,监理和承包人必须建立进场检验制度,按照规范进行检验。为进一步强化过程控制,项目公司要求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必须先完成试验段和试验件,经验收达到优良标准才允许大规模施工。

  项目公司在施工中借鉴先进经验,大胆引进“两大”关键新技术。一是在路基上,推广应用了冲击碾压和铺设高强土工格栅的新技术、新工艺。冲击碾压能有效减少高速公路路基完成后的总沉降量,大大改善因不均匀沉降而形成的病害,对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有显著的效果。二是在沥青路面摊铺上,推广应用硫磺改性沥青和环氧改性沥青的新技术、新工艺。通过利用硫磺改性沥青的抗车辙能力和在重大桥上利用环氧改性沥青耐磨损特点,减少了车辙病害的出现,并在上面层采用“重大”摊铺机整幅摊铺,减少接缝,提高了整体路面平整度。新技术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难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一条路,要让它干净漂亮圆满地通车

  把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建设成为生态样板示范工程,既是省交通运输厅多年来的一贯要求,也是项目公司的自觉追求。为了这一目标,他们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建设节约型高速公路的新理念,将公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协调统一,成功做到最小的破坏、最大的恢复、最高的保护,并且通过锦上添花的巧妙处理,使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与沿线和谐共存,升华为相互依存的新平衡。

  为将济祁高速永城段(一期工程)建成阳光工程,项目管理者始终抱着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从工程建设实际出发,立足教育,着眼防范,营造了班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实干、廉洁的良好氛围,确保了“资金安全、工程优质、干部优秀”和工程高效建设。

  在工程建设用地和人口动迁等涉及群众利益问题上,项目公司在广泛听证、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和附属物补偿标准,并与沿线乡镇签订补偿协议,确保各项补偿款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为方便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项目公司多次组织设计单位和沿线乡、村人员,结合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在满足设计规范的情况下,为群众提供最大的方便。

  紧扣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铿锵足音,伴随着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坚实步伐,顺应刚刚出台的《中原经济区规划》对道路交通提出的“内捷外畅”新要求,这条在广袤豫东大地上崛起的长龙,将载着美丽中原的新梦想驰向幸福的远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