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间,中原高速出口总流量263.45万辆,同比增长9%,出口小客车总流量247.97万辆,同比增长9%。
中原高速管辖路段多位于郑州环线周边及国家主干线,“五一”前夕根据往年保通经验和今年预测分析,梳理出19个易堵点,从上至下制定了《保通和服务保障工作实施方案》,优化了一路一策、一站一策保通预案,确保上下协同、同频共振,实现保通闭环。
为实现让群众出得了、进得来、走得畅通,中原高速各运营管理分公司可谓是绞尽脑汁,大小“绝活”都用上。针对京港澳高速转机场高速这个大难点,由于道路四变三突然收窄,车流容易拥堵,省交通厅、交投集团、中原高速高速重视,今年实现“跨单位、跨区域合作”,由中原高速郑漯分公司牵头,联合交投集团郑州公司、中原高速航空港分公司路产、高速交警、清障救援企业等力量,对京港澳高速K690-704和机场高速K22-26路段进行重点关注,秒级发现路网特情,采取“一点拥堵、多点响应、全线支撑”缓堵保畅措施,提升道路特情处置效率,有效缩短拥堵时长。
同时,通过科技加持、信息引导为道路保畅赋能。多条高速配备了空中巡查员“无人机”,高效开展巡航、喊话、拍摄,为路产、交警人员安上了“千里眼”,一旦出现小剐小蹭,无人机拍摄图片即可作为处置“证据”;郑栾高速郑州段还在大流量路段布设了“监控巡检机器人”,实现24小时自动巡检、实时监测及分析,成功捕捉并预警多起异常事件,有效缩短了事件响应时间,实现单点摄像机巡查时间从20秒缩短至4秒;中原高速官方直播间加大直播时长,10场直播总观看人次达35万人次,并通过直播间社群和各微信社群有效服务司乘各类咨询8000余条,被网友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导航”。
当车流较大时,中原高速运营管理单位联合高速交警实施“借道通行”,加上高音喇叭、情报板提示,让司乘听得明白,走得放心;今年还首次在郑栾高速始祖山隧道这个关键部位引入“便携式折叠电动车”,便于不间断巡查,确保在保通点位前后2公里范围内高效处置小事故,变过去的被动接警到主动找现场,大大加快了事故处理效率;郑民高速郑庵路产管理大队今年新引入了专业倒载设备——高效传送带,可灵活适配不同车型货物场景,有效破解清障救援中货物倒载效率低、耗时长的难题;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还配备了司乘可以自取的“应急锥形标”,在护栏板上粘贴了“救援二维码”。这些看似小小的保通举措,让保通工作从量变到质变。(中原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