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思想精髓、理论来源与实践价值(中)

二、习近平新闻观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思想引领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形成,是他不断汲取和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结果,换言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新闻观的思想引领,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创立者和奠基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观的主体与核心,是对无产阶级党报工作性质地位及其工作原则等重大问题所阐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直接使用过党报的“党性原则”这一概念,但在其新闻观中有许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例如他们强调党报党刊是党的重要思想武器和政治阵地,是党存在和发展的标志,因此党报党刊必须遵守和阐述党的纲领和策略原则,按党的精神进行编辑工作。他们十分关注党报党刊同党的领导机关的关系,强调党报党刊要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

关于报刊的“人民性”,马克思早在青年时代主编《莱茵报》时就提出了“历史出版物的人民性”这一概念,并且较为系统地形成了他关于人民报刊的一系列思想。例如他提出人民报刊应当体现“人民精神”,表达“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并且“生活在人民当中”,“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主编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机关报《新莱茵报》时,更是明确强调党报党刊应当真正代表和捍卫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利益,成为“人民群众千呼万应的喉舌”。他们在创办《新莱茵报》的实践中实现了党报党刊政党立场与人民立场的统一。当时报纸开设了人民群众论坛,发表了大量群众来信,而且培养了许多工人通讯员,吸引他们直接参加党报工作,开创了无产阶级党报服务人民和依靠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观,特别是在处理报刊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问题上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列宁第一个明确提出党的出版物的“党性”问题,并系统地做了阐述。他提出党报是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各个党组织的机关报,党的报刊工作者应参加到党的组织中。他强调党报要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要对党负责,而党也须承担起对党报的领导和监督责任。在论述党报党性立场的同时,列宁特别强调,党报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几万上等人”服务,而是 “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严格的党性原则和坚定的人民立场的完美统一,是列宁新闻观的一个鲜明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中的这些观点,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基础,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和人民立场、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等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影响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新闻观的理论传承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实继承者和传播者,也是杰出的发展者和创新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自己在丰富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实践中对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的深刻认识,以及长期积累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工作经验,不但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新闻观,而且将其不断中国化,推进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历史阶段。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党的领导人为此都作出了贡献。而习近平新闻观也是对他们的新闻观的理论传承。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新闻工作,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第一个党的决议中,就参照共产国际的有关文件,对党的宣传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

杂志、日刊、书籍和小册子须由中央执行委员会经办。

各地可根据需要出版一种杂志、日报、周报、小册子和临时通讯。

无论中央或地方的出版物均应由党员直接经办和编辑。

任何中央地方的出版物均不能刊载违背党的方针、政策和决定的文章。

短短几句话对党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党的报刊工作的重要地位、工作原则及行动要求作出了严格规定。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毛泽东对党报性质任务和功能作用,以及党性原则等都有过许多论述。他把办好报纸看作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 他要求各级党的领导机关要“把报纸当作自己极重要的武器”。要“利用报纸作为自己组织和领导工作的极为重要的工具” 。同时,他强调“各地党报必须无条件地宣传中央的路线和政策”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与中央保持一致,组织上则应服从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不允许任何同党闹独立性的现象。毛泽东还提倡要实行“政治家办报”,强调办报“要多谋善断,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抓紧,形势一变,要转得快。”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新闻观的核心观点,他要求党的报刊要善于从政治上统揽全局,抓住问题的要害,紧密配合国内外政治形势,为全党和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以确保党的报刊真正坚持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偏离政治方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为全党确定的根本宗旨,在新闻工作中,他提出要为人民办好报纸,办好广播,服好务。1942年他在延安批评《解放日报》党性不强,原因之一就是心中“没有边区人民群众”。后来他亲自领导报纸改版,改变了过去脱离群众的状况。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国内出现的一股否定和怀疑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潮,以政治家的敏锐目光提出了新闻媒体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中心” 的著名论断。他还站在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他指出,开展批评也好,组织讨论也好,“要合乎党的原则,遵守党的决定。否则,如果人人自行其是,不在行动上执行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决定,党就要涣散,就不可能统一,不可能有战斗力” 。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有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邓小平作了严厉批驳,明确指出这是一种“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 ,从而起到了澄清谬误,以正视听的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江泽民,是对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地位提的最高,说的最重的领导人。他把新闻事业比作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并提出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 的重要观点,深刻阐述了舆论导向同党和人民的密切关系,为党的新闻事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定了明确的政治方向和行为准则。

党的十二大以后担任总书记的胡锦涛提出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的执政理念。依据执政理念的变化,他对新闻工作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并组织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要求新闻报道要努力“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为新闻宣传工作和新闻队伍建设确定了紧密联系群众,自觉服务人民的正确方向与有效路径。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政治家办报”思想、邓小平的“思想中心”说、江泽民的“舆论导向”观和胡锦涛的“三贴近”方针,都是他们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对党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和方针原则的独特思考,是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研究习近平以“党媒姓党”“以人民为中心”和“党性人民性相统一”为核心观点的新闻舆论观,我们可以看出,作为新一代党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前几代领导人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舆论观。

(三)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历史经验与传统

习近平在“8.19”讲话中指出:“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不断总结历史经验与传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观不断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习近平新闻观形成与发展的鲜明特征。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把党的新闻工作的经验与传统用“四个性”做了总结,即“党性、群众性、战斗性、组织性” 。坚持党性和坚持群众性正是本文所阐述的习近平新闻舆论观中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内涵。而坚持战斗性和组织性则是党的新闻事业在战争年代长期新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确保新闻工作的党性立场,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思想与工作原则。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党的新闻工作又形成了许多符合新的历史时期新闻工作需要的新的经验和传统,如加强经济宣传、做好信息服务、正面宣传为主、做好舆论监督、重视队伍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等。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九个坚持”,就是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而形成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九个坚持”包括: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九个坚持”中有些就是党这些年长期坚持的传统和积累的经验,习近平对它们做了系统总结,成为其新闻观中的重要内容。

(四)习近平个人的从政经历与政治经验

习近平从20世纪60年代15岁时到陕西延川梁家河插队当知青,后来在那里入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而后在70年代从北京到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此后担任过地委书记、市委书记、省长、省委书记,一直到党的十七大担任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经历了党政干部职务系列中的各个层级。这些经历为其十八大成为党的总书记和国家主席后统筹全局、领导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也为其包括新闻舆论观在内的各种思想观点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

丰富的个人成长与从政经历,及其积累的政治经验,使得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有许多深刻认识和切身体验。例如在其个人成长和从政经历中,他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密切交往,养成了深厚的爱民亲民情怀,这为他后来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等思想观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习近平人生经历中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同媒体和新闻工作长期建立的联系与感情,这在许多领导干部的经历中是不多见的。例如,他在梁家河插队时就非常关注媒体,而且很善于运用媒体。当他从人民日报上看到四川农村建设沼气池的经验后,立即带队去学习,回来后在梁家河建起了陕西农村第一个沼气池;他在河北正定担任县委书记时,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正定翻身记》,介绍他和县委领导班子成员带领群众改革脱贫的事迹;他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时主持召开新闻工作会议,讲党政工作与新闻工作的关系,讲坚持党性原则与遵循新闻规律的关系,讲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讲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关系;他在浙江担任省委书记时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了200多篇评论文章指导省委省政府工作;他在担任总书记后,对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高度关注,极为重视,短短几年中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强调新闻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党的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和能力,要加强和改善对新闻工作的领导等。

总之,习近平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从政经历,有着深厚的理论修养和人民情怀,同时他善于做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善于作顶层设计、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正是上述条件,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形成与不断创新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