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来陈峰一直用言行履行着“人在路上,心在路上,以路为家”的诺言
▶自1995年加入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分公司,陈峰从普通的收费员到班长,从站长到党支部副书记,从洛阳站到孟津站,从新安站到义马站,23年来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曾获得1998年度洛阳分公司先进工作者、2001年度省公司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09年度省公司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去年2月,陈峰调任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洛阳分公司义马收费站党支部副书记,已经51岁的她依旧用言行履行着“人在路上,心在路上,以路为家”的诺言,不仅自己兢兢业业地奋斗在工作岗位上,更影响着同事们一起保持工作热情。
加强廉洁自律 任劳任怨做工作
今年7月的一天晚上,一辆半挂车辆经过义马站,当班班长发现是超限车辆后呼叫当日值班的副书记陈峰。还没有通过检测,两位司机就来到陈峰身边,悄悄地对她说:“车有点超高,能不能帮帮忙。”
随后,陈峰安排当班人员对车辆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为4.2米,于是便询问司机有没有超限证。其中一名司机拿出了200元钱,并告诉陈峰,车辆出了事故,还没有办理超限证,想让陈峰通融一下。“我和司机说了咱们河南省的政策,超出4米的高度就需要办理超限证。他们一个劲儿地往我手里塞钱,都被我拒绝了。”陈峰说,后来又有附近认识的人来说情,她也拒绝了,“我们作为执法人员,一定要廉洁自律,同时这也是为了司机们的安全考虑。”
陈峰在工作上不仅“铁面无私”,而且任劳任怨,工作岗位和工作地点的调动她都服从组织安排。2008年,组织将陈峰从洛阳站调往孟津站任副站长一职,“当时很多人劝我,说孟津站不太好管理,让我找领导说说,但是我相信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陈峰二话没说,第二天就到孟津站开始了新的工作。经过近10年的努力,陈峰以满腔的热情、忠诚的态度和良好的先导形象赢得了孟津站职工的接纳和认可。
化身“知心大姐” 让大家保持工作热情
“陈书记,问一下您之前说能治孩子脸上痘痘的地方在哪儿啊?”一大早,陈峰的手机上就收到了这样的微信。“之前在新安站时的同事发给我的。”陈峰告诉记者,虽然已经离开新安站两年了,但是之前很多同事还都和她保持着联系。陈峰是大家公认的“知心大姐”,经常和同事聊天沟通,不论是工作上的疙瘩,还是家庭生活的矛盾,大家都愿意和她说说。
“我们的工作琐碎又平淡,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很多同事都失去了工作的热情,进而容易产生矛盾。”陈峰说,除了业务技能的学习和提升,如何让大家认认真真、开开心心地工作,也是她要做的。
记得在孟津站时,有一次司机上站时收费员不小心发错了卡,孟津站的优优在司机下站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但觉得收费标准一样就没有上报。后来在考核中,优优被扣了分,对于这件事,她心里一直有个疙瘩,工作起来也有了抵触心理。知道情况后,陈峰就多次找优优聊天,告诉她这件事她哪里做错了,问题的严重性,如何改正等等。“最后一次聊完天,优优已出了门,又拐回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很真诚地向我说了谢谢,那一刻我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陈峰说,大家只有开心上班,工作才有热情,也更能做好。
一心扑在工作上 亏欠家人太多
文明执收、照章收费、有效沟通……是陈峰和同事们的常态化工作和学习的内容,“我们会按照标准视频要求的来做,也会通过考察、学习来提升个人的业务素质。”陈峰说,不了解高速工作的人不理解其中的辛苦,在她看来,这些苦都不算什么,不能照顾家里人才是最大的难题。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这20多年来陈峰很少能按时下班。“不论是收费还是值班,都经常三四天回不了家,家里的老人孩子没法照顾。”陈峰说,这些年工作上她兢兢业业,获得了很多荣誉,对于家人却没有尽到做子女和做母亲的职责。
2006年的时候,陈峰的父亲生病住院,只要休息陈峰就会到医院照顾父亲。“孩子对我说,妈妈,啥时候我能和你睡一晚上,只一晚上就行。”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再提起这件事时陈峰还是红了眼圈,“后来我让孩子去医院住了一夜,这才圆了他的这个心愿。”陈峰说,特别是逢年过节,都是万家团聚的,但他们还要坚守在工作岗位,为了让自己安心工作,孩子从小都是自己的父母帮忙照顾,她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