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品质工程 树立河南交通典范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QL-1标)入选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暨开通运营5周年特别报道
2015年11月17日,2014年至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建协〔2014〕43号)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其中,由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QL-1标)成功入选。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这一“国家优质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五年来的规范管理集中体现了长期以来河南高速“攻坚克难、创新进取”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也充分体现了河南交通“科学发展、先行担当”精神,对全面树立河南交通大省、交通强省的社会形象有着积极的意义。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桥部分于2007年7月开工建设, 2010年9月建成通车,投入使用。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是郑州至新乡G107复线工程及京广铁路客运专线跨越黄河的共用特大桥梁,公路部分全长11.646公里,跨黄河部分为公铁合建大桥,公铁合建长度为9.177公里,公路设计时速为100公里/小时,铁路设计时速为350公里/小时。
该座大桥创造了四项“世界之最”: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公铁合建桥梁;二是桥上火车时速达350公里,创下世界特大型桥梁通行速度的新纪录;三是钢梁结构在世界桥梁建设中系最先采用;四是运用了“多点同步顶推”技术,在顶推最大跨度、总长度和总重量方面均创“世界之最”。
2009年4月2日,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建设期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河南省考察,专程到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建设工地视察。从主桥施工栈桥上下车后,习近平边走边看,当得知大桥在设计上和施工中,大量采用了我国乃至世界当今领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拥有诸多的“第一”和“之最”时,习近平连连称赞。
郑新黄河公铁两用桥的启用,使京广高铁在2012年12月26日顺利通车,加上之前通车的郑西高铁,使郑州既拥有京广铁路、陇海铁路(新欧亚大陆桥)两大铁路大动脉,又成为京港高铁、徐兰高铁两大时速350公里及以上高铁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成为中国铁路的心脏。大桥投入使用5年来,公路车流量连年攀升,截至2015年底,车流量达326万辆,为开通当年车流量的174.81%,不仅大幅提升了107国道郑州段通行条件和综合运力,也直接推动了新乡平原新区的快速发展,对郑新两地跨黄河经济带发展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